南阳市水利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 时间:2018-01-03
一、2017年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全国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为统揽,围绕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忠诚担当,拼搏实干,突出抓好重点水利项目和水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防汛抗旱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汛思路,逐级动员部署,逐级明确责任,逐级督查落实,全市汛期实现了“一个确保、三个不发生”(即不发生江河决堤、不发生水库垮塌、不发生城市受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及时预警处置。2017年汛期平均降水量538.6毫米,与多年同期均值持平略大,是一个后汛期较大的年份,随时关注雨情、水情,做好一切预警处置工作。二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灾避灾能力。全市通过多种形式培训2万余人次,宣传教育60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万份(套)。三是强化抢险物资队伍准备,提高险情处置能力。市县两级存储、号料、代储防汛物资2100万元,其中市级380万元。四是强化预案修订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修订了鸭河口、赵湾2个大型水库和24座中型水库应急预案,编制完善了2056个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订完善水库、河道和在建工程防洪预案1464个。全市防汛抢险队伍达12.5万人,县乡两级共组织山洪防御演练150余次,6月30日,成功举办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防汛抢险演练,600余人参加。五是强化风险查改和度汛工程建设,提高设施防御能力。全市完成水库、河道工程18个,完成应急度汛资金、特大防汛及中央水利建设基金540万元;排查整改防汛隐患282个。六是强化通讯值班保障,提高指挥监控能力。及时检修维护指挥预警信息系统、设备,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10月份全市累计下达投资6.11亿元,其中中央3.34亿元,省级2.33亿元。鸭河口灌区2017年度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完成75%;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西峡县丁河简村至黄狮村段治理工程,正在进行征迁协调及施工准备;镇平县赵河马隐店(魏湾桥)至312国道桥段河道治理工程,完成30%工程量,计划12月完成主体工程。西峡县石门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下达投资6999万元,完成35.7%。水土保持项目:桐柏县吴月项目区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平方公里,投资1514万元,正在施工;南召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计划投资798万元,坡耕地改造3200亩,完成700亩。省水利厅对我市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绩效考评,5个县区获良好以上,内乡名列全省第一。2017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完成6.7万亩,完成70%。内乡县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1.78万亩,作为全省唯一灌区代表成功申报全国水效领跑者。唐白河干流防洪治理重点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发改委、水利厅审查,完成水保方案、移民大纲和环评等专题报告。编制完成新建方城罗汉山大型水库可研报告,省水利厅已组织审查。新建中型水库,西峡县湾潭可研报告经省水利厅初审;镇平县三岔河水库可研报告完成;桐柏县台子庄水库可研报告正在编制。新建2座小型水库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待省发改委、水利厅明确审批程序后启动报批。《南阳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报市政府待批。此外,南阳市中心城区生态水系建设规划、南阳市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南阳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方城县罗汉山水库项目、内乡县打磨岗灌区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和唐白河防洪治理重点工程等项目进入市政府重大专项,中心城区生态水系建设规划、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审查待批。
(三)水资源管理水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不断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强化“三条红线”,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纳入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绩效考评体系,圆满完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加大水资源管理工作力度,严格控制区域用水总量,市政府印发《南阳市“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了《南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南阳市城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管理办法》,编制了《南阳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规划》、市、县(区)《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井封井方案》,加强禁采区、限采区和地面沉降区地下水管理,推进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封闭自备井93眼,压采地下水1514万立方米。严格取水许可管理、加快取用水户清查工作,做好水资源费改税前期工作。全市办理取水许可证339件。大中型灌区发放取水许可证21个,许可水量49391.4万立方米(不包括长委发证),年底32个大中型灌区取水许可证将全部完成。二是进一步加快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建设步伐。对城市建设项目提出节水要求,开展节水器具普及达标专项行动,持续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开展水效领跑活动和合同节水试点。三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力做好水污染防治,强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搞好白河水源优化调度和科学配置,从鸭河口水库和零号坝向白河下游实施6次调水,累计下泄生态水量1.16亿立方米。各县(区)科学安排生态调水,石门水库向西峡县城区内河调水300万立方米,桐柏县由上游水库向县城区河道调水31万立方米,改善了河流水环境质量。积极申报2017年度江河湖库水系连通项目,顺利通过水利部水利厅技术审查与批复;编制完成《南阳市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实施方案(2017-2020)》并报省水利厅。四是保护“母亲河”行动持续发力。建立保护“母亲河”长效机制,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结合2017年6月1日我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南阳市白河水系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实施,编制了“十要十不要”、倡议书、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编发网站信息50多篇,散发宣传单10万余份,印发宣传袋8000个,出动宣传车600余台次,拉宣传横幅1000余幅,设咨询台500多处,接受群众咨询答疑2000多条。对白河进行月巡查、其他河道季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加强跟踪,按期销号。持续开展清河行动,排查整治各类问题近200个,清理采砂船100多只,清理网箱4469箱,2016年清河行动排查出来的“四乱”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五是白河中游段确权划界工作全面铺开。完成地籍资料收集整编并实地对“92成果”进行了槽线放线;标定边界线拐点坐标176个,区段内“92线”占地2437公顷,湿地公园边界线占地2348公顷,两条线重合2166公顷,完成白河中游段55公里河道地形图、纵横断面图编制;完成《白河中游段防洪规划》成果整编及省水利厅批复,完成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前期审批工作;完成白河中游段55公里河道地形图、纵横断面图整编修订验收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对湿地公园建设范围内的土地现状及投资规模进行了调查摸底,初拟征迁方案。完成南水北调干线“保水质、护运行”巡查任务和省第三批“水美乡村”上报等工作。
(四)全力推进城市水系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集中力量开展《南阳市中心城区生态水系建设规划》,完成了《高铁片区生态水系建设工程可研报告》《新城片区生态水系建设规划方案》,有力服务了新城区和高铁片区建设,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评价。与潜在社会资本方河南水利投资集团进行五轮洽谈。先后抽调21名工作人员充实到溧河综合治理工程建管局,严格按照市“双创”指挥部和内河治理工作要求,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绩效考评和质量安全管控机制。争取2016年度中央补助江河湖库水系连通项目资金5000万元用于溧河工程建设,市财政分四批拨付征迁资金4.5亿元。拆除涉迁房屋202户,涉迁小产权房17处,涉迁厂房6处,征收移交土地827亩;完成河道开挖1960米,渠道混凝土衬砌550米,土方外运30.3万立方米;完成截污工程5268米,郭店交通桥、庙街交通桥完成95%,吕庄交通桥完成40%,连阴庄枢纽工程完成90%,渠首闸工程完成35%,工业4.0公园完成30%。按照市政府投融资管理工作安排向PPP模式转变,与市投资集团对接,拟由其作为意向投资方。11月28日所有值评价、财政承受力论证报市财政局,实施方案报市政府研究。
(五)水利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在行业扶贫方面,优先解决贫困区供水基本保障问题。2016年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2.23亿元,解决225个贫困村7.76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于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2017年计划解决202个贫困村6.58万贫困人口,投资2.85亿元,已下达资金1.27亿元,方城、南召、镇平、淅川、桐柏、社旗、内乡、西峡、宛城9县区完成投资48%,方城县作为2017年退出贫困县,完成90.6%。尚未解决饮水安全的643个贫困村,涉及贫困人口17.22万人,将在2019年前全部解决。在定点扶贫方面,选派两名干部到桐柏县魏岗村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两名干部吃住在村,走访贫困户、召开座谈会,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制订计划,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实20名领导干部与魏岗村60个贫困户结对帮扶,局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带领有关科室和单位负责人深入联系贫困户调查,倾听县、乡、村水利需求,谋划发展致富思路,结合该村实际规划水利项目,计划投资350万元,其中局机关从办公经费挤出10万元,加快贫困村脱贫步伐。
(六)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行。一是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实施出台了河长制工作方案,共分6大工作任务,24项子任务。二是形成了工作体系,概括为“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市县乡三级河长办、基层‘三员’(警员、巡河员、保洁员)”。全市设市级河长17名,县级河长615名,乡镇级河长1833名,村级河长2682名。三是建立工作制度,包括市级河长会议、市级联系会议、信息报送等12项制度。四是编制了河湖名录,将全市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251条河道和547座水库收录在案。五是开展宣传推广,设立了河长公示牌;市河长办开通微信公众号“南阳市河长制”并投入使用;已经委托市水利设计院开展信息平台建设;制订了河长制工作年度宣传方案。六是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将西峡县作为示范点、试验点给予重点扶持,将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七是组织各级河长开展巡河,各级河长共巡河135人次。八是开展“一河一策”编制工作,启动了“一河一档”和“一河一策”方案的建立和编制工作。九是持续开展河湖清洁行动,在市河长办的统一协调下再次开展了清河行动。年底前按照水利部“四个到位”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
(七)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立足水产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渔业区域布局,推进养殖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发现扶持培育水产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丹江鱼”、“鸭河鱼”和“神游”牌金鱼、唐河螺旋藻等南阳水产品牌,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顺利完成省对我市增殖放流达标单位15个样本抽样,全市抽检完成80个样本240项次化验任务,监督检查养殖企业(场、户)21家。指导宛城区金阳光良种场繁育长丰鲢水花1.5亿尾,培育3厘米夏花2500万尾,推广长丰鲢养殖面积6000亩;淅川县河蟹养殖面积2000亩;在新野、唐河、卧龙等地推广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00亩,养殖情况良好。
2017年我市水利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是,(一)关于河长制工作,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少数县区推进缓慢,存在“等、拖”现象;虽然各级河长体系初步建立,但部分县区的认识程度还停留在纸上,河长责任落实不够有力。工作体系不完善,市县河长办机构性质、编制不明确,工作人员兼职、抽调现象突出,力量相对薄弱。(二)关于溧河综合治理工程,目前仅支付施工单位1296万元,资金来源基本为中央补助江河湖库水系连通项目资金,严重制约工程建设。10月份按照市政府要求采用PPP模式实施溧河治理,我局迅速与社会资本方进行多轮对接洽谈,由于溧河治理工程为存量转PPP项目,且河道治理项目无后期收益,社会资本机构普遍热情不高,目前尚没有意向合作方。征迁进度严重制约工程进展,到目前,宛城区仅移交施工单位用地509亩,占40%;示范区仅移交施工单位用地318亩,占37%;高新区尚未移交用地。由市规划局牵头解决工程红线与部分已批复规划的重叠问题,迄今为止规划红线调整仍未完成;涉及宛棉集团区域内地表附属物迁移工作,因企业改制时历史原因没有进行权属认证,导致拆迁补偿对象不明晰;供水、电力、通讯、燃气等市政部门在红线范围内地上及地下附属物迁移工作尚未开展。(三)关于中心城区自备井封停工作,由于我市中心城区规划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配套有4个水厂,目前仅有独山水厂建成并接入南水北调水源,直接影响到中心城区水源转换、自备井封停、地下水压采等任务的完成。中心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以及公共供水普及率和保证率、用水户供水区域管网改造费用高、特殊用途和特殊水质要求等问题,造成自备井封停困难。自备井封停涉及自备井封填、管网配套建设、自备水用户供水区域管网改造、办公等施工、建设、工作费用,数额比较大,需资金近6000万元。全市从事水资源征管的人员有830人,全部是自收自支体制,水资源税费改革、自备井封停后,从单位稳定、人员安置、经费保障、职能发挥等方面,都急需对现有的节水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二、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形势及任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治水作出重要指示,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工作方针。十九大报告首次将水利放到基础设施建设之首,对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为科学谋划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和国家、省、市对水利事业发展高度重视,给我市新时期水利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扶贫攻坚战,迫切需要补强水利薄弱环节,破除水利瓶颈制约,加快解决直接关系民生的水利问题,强化水利的支撑保障作用。二是适应引领新常态,迫切需要更好地发挥水利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着力增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强化水资源管理红线的刚性约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城乡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抓紧补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统筹推进城市供水安全体系、防洪排涝体系、生态空间体系建设,努力打造人水和谐的宜居城市;着力加快贫困地区水利发展,让一方水土养得起一方人。
我们要积极践行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特别是十九大报告水利工作精神,不断丰富完善治水兴水管水思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市情水情民情出发,着力构建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坚持以水定需、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基础性、先导性、约束性作用,加快形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涵养水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水资源全面节约、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
三、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我市水利工作将以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建设全国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为统揽,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统筹解决好水短缺、水灾害、水生态、水环境问题,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健全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民生水利发展水平,科学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为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作出新的贡献。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高防汛抗旱减灾水平。一是夯实责任基础,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二是夯实技术支撑基础,科学做好水情、雨情、旱情预测预报,加快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制定南阳市防汛抗旱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三是夯实工程基础,突出抓好病险水库、水电站、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着力防范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和山洪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抓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抗旱能力和减灾效益。四是夯实保障基础,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县、乡、村三级基层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巡堤查险、险情抢护、抗旱浇灌和技术服务等问题。
(二)着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和灾后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兴建罗汉山水库等一批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完善农田灌排体系,着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做好水利扶贫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夯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水利基础。紧紧围绕全市脱贫攻坚目标,结合水利行业实际,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贫困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达到标准,按期退出贫困;确保到2020年集中供水率达到86%,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1%以上预期性目标实现。
(三)着力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发挥好水利行业职能。以水功能区考核评价为抓手,抓好水质监测、饮用水源地保护、地下水压采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等工作,积极探索水量调度在水质改善中的作用。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做好“水美乡村”申报工作。二是落实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需、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三条红线”管控,组织做好年度考核工作。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健全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水效能领跑活动和合同节水试点,奋力打造国家水生态文明示范市和节水型城市。实施全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地下水井封填和地下水综合治理,组织开展河流生态水量调度和闸坝联合调度试点。三是全面构建全市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加强中心城区生态水系建设,维护良好的河湖生态。加大丹江口水库、淮河源头、鸭河口水库和革命老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治理,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奠定水利基础。四是进一步推进白河中游段划界确权。建议市政府落实征迁所需静态资金5.2亿元启动项目推进工作,尽快批准该征迁赔偿方案,便于相关县市区依据方案推进征迁工作。尽快成立建设管理局,湿地公园建设工作尽快实施。五是服务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抓紧研究制定水利支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方案,统筹推进供水安全、河道治理、节水型城市建设、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生态水系、防汛排涝、中水利用等涉水工作,着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六是开展好水保监管工作。继续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开展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综合监管试点,推进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和监测站点标准化建设,提升水土流失监测能力。七是推进水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突出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渔业安全监管,深入推进渔业打非治违和“三无”船舶清理整治,抓好渔业科技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着力抓好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重点的水利改革。坚持不懈深化水利改革,加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落实和督促检查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水行政管理职能。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落实中央加大水利投入相关政策,用好土地出让收益计提、过桥贷款、开发性金融等扶持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进一步规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培育水权水市场,推进水流产权确权试点,进一步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深化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维护试点,推广比较成熟的5种管护模式。继续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模式,推广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办法,调动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建设农田水利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力度,着力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依法管水,铁腕治水,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提升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支撑和保障水利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五)着力抓好水利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严格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勘测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工程管理等单位责任,加大水利工程实体质量检查力度,确保建设质量。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健全水利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建立事故风险和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切实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认真落实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创新管养分离等运营管护方式,确保良性运行。健全基层水利机构,抓好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创新发展和示范创建,积极培育防汛抗旱、灌排服务、灌溉试验等专业队伍,着力提升基层水利队伍服务能力。
(六)着力抓好市委、市政府安排的水利中心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全力推进南阳市中心城区生态水系建设规划、高铁片区生态水系治理规划、新城片区生态水系治理规划及白河二坝以上提升规划成果;积极与河南水利投资集团对接、洽谈,力争签订投资框架协议,选聘专业咨询机构,编制初步实施方案,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四、建议
(一)关于河长制工作。成立市级河长办公室,设行政编制10人(含正处级干部1人,任专职副主任),成立市河湖管理中心,副处级全供事业单位,编制30人,县乡两级成立相应机构,将河长制工作经费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市财政需安排2017年度河长制工作专项经费。
(二)关于溧河治理工程。一是由市财政局、市投资集团协助解决溧河综合治理工程融资困难,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推介合作伙伴的方式推动PPP项目实施;若仍不能解决,建议市财政统筹安排必要的工程建设资金,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二是由市政府强力督导宛城区、示范区和高新区征迁工作,按照霍市长批示和要求,对照任务分解清单,集中力量攻坚,尽快交付工程红线范围内建设用地。市政府严格要求宛城区和示范区按照批复规划和市长办公会议要求移交雪枫公园建设用地,切实维护规划红线的刚性约束作用,保障工程整体治理效果和品味;市规划局尽快完善溧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许可;市国资委专题研究对宛棉集团红线内地表附属物权属认证;高新区全面推动征迁进展;电力、通讯、供水、燃气等市政部门根据市指挥部安排部署按期完成红线内地上及地下附属物迁移。
(三)关于中心城区自备井封停工作。一是尽快解决南水北调水厂和配套工程建设。二是加快中心城区公共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确保管网漏损率、供水普及率、水质合格率达到规定的标准,为南水北调水源转换和自备井封停创造基本条件。三是解决有关费用,自备井封填费用由市财政负责;主管网到用户结算计量水表处建设费用由北控南阳水务集团负责;用水户供水区域内管网改造费用由用户承担,水务集团免费勘测设计,施工按成本价结算;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四是尽快研究启动节水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市节水办财政全供性质,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水权交易、备用水源管理)、节水管理、水资源税征收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