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12345热线】淅川县:以“民声热线”之钥 解锁群众“幸福密码”

来源: 时间:2025-02-24 访问量:
        在丹江之畔的淅川大地上,12345政务服务热线正化作一把“金钥匙,以民声为齿,以实干为刃,开启基层治理的新境界。近年来,淅川县创新构建“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治理体系,通过热线办理的“小切口撬动民生服务的“大变革,在伏牛山腹地书写着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高位统筹,构建民生服务新格局

 淅川县委县政府将热线工作纳入“一把”工程,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县委书记会定期研判民生诉求趋势,13位县委常委分包乡镇建立“热线直通车”,276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首席办件员;借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创新设立“民情气象站,在19个乡镇街道布设民意收集点,实现“热线诉求+主动发现双轮驱动。2024年以来,县党政主要领导批办重点事项57件,带动办结率提升至98.6%。

机制革新,打造诉求响应全链条

 构建“五办工作法”精准破题:紧急事项“马上办”——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响应机制;常规事项“精准办”——建立21类327项标准化处置流程;复杂事项“联合办”——创设“民生会客厅”跨部门协调机制;疑难事项“专班办”——组建法律顾问团、乡贤智囊库等专业力量;历史遗留问题“攻坚办”——实行县领导包案制。特别是在移民安置、库区治理等特色领域,创新“三色预警”机制,将3258件涉水诉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图片

源头治理,绘就共治共享同心圆

 建立“热线数据大脑”,每月生成民生诉求热力图,推动治理关口前移。开展“未诉先办”专项行动,网格员带着12345高频问题走访入户,2024年主动化解矛盾隐患2300余起;创新“六到工作法”(走到现场、看到实情、想到根源、说到心坎、做到实处、查到成效),在17个社区推行“居民议事厅”,培育“银发调解队”“新乡贤理事会”等自治力量。如今,全县91.3%的民生诉求在村(社区)层面化解,构建起“热线吹哨、部门报到、群众评判”的治理闭环。

图片

 从丹江库区的粼粼波光到荆紫关古镇的袅袅炊烟,12345热线的电波正编织着新时代的民生经纬。淅川县的实践表明,当民声成为治理的指南针,当热线化作连心的金丝带,基层治理就能在回应一个个具体诉求中,累积起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